《群眾》另一個主要光源與自然天光截然不同,呈現出一種人工感。觀眾進場時,會在一片昏暗之中發現兩支直立的霓虹燈管,散發出冷冽且銳利的白色光線,就像是懸浮在空中的當代藝術裝置,給人一種距離感又讓人覺得好奇。對導演來說,這兩道霓虹燈管一方面像是空間座標,界定觀眾位置前緣和演出上半部的主要表演區;另一方面,它們營造出一種神祕又抽象的氛圍,使觀眾進場時就意識到表演空間與外在現實的差異,並產生一種不確定的感受。在隱約的光線之下,這個陰暗的場域只見緩慢漂移的薄霧,但沒有人能確定自己身處於無邊無際的黑盒子,還是幽昧無光的展場,每個人只能步步為營,尋找棲身之處。
此外,在白熾光線的搭配之下,「勞動的身體」更添增了一股冷酷、詭異的感受。燈管的銳利光芒加強了塑膠袋反光、透明的質感,以及生硬、緊繃的線條,突顯出潛入其中表演者受困、掙扎的體態。
演出的第一個部份,這兩支直立燈管不但是表演場域的固定光源,也像是一種玄妙莫測的舞台裝置。視覺比例上,它們與表演者形塑出一種反差,彷彿高高在上的未知權力,監視、壓迫著孤軍奮戰的肉身。
《群眾》另一個醒目的燈光裝置是橫列於天頂的紅色燈管。當身穿黑服孝慈在觀眾之間流竄揚起一種鼓譟的氛圍,8支刺眼的霓虹燈隨著強烈節奏突然降落,彷彿不斷抑制著表演者愈趨亢奮的肉身,也讓場上觀眾感受到一股壓迫感。2019年《群眾》首演時,由於松菸LAB實驗室沒有電動升降桿,團隊必須自行設計可遠端遙控的滑輪裝置,讓燈管可以依據不同的速度上下移動,造成多層次的動態變化。
這個霓虹燈光裝置主要是為了讓觀眾的狀態從被動觀看變成主動參與。團隊的最初的構想是,螢光燈管像是打壓群眾的警察強權,在大家毫無預警之下從天而降,甚至落在他們身旁,讓他們感到猝不及防。乍然出現的紅色光線不僅造成出其不意的效果,也提升觀眾心理的警戒感,使他們不自覺地移動身體,從坐姿變成站姿,或離開原來的位置,甚至可能會造成群體騷動的場面。然而,或許因為松菸LAB實驗室的天花板過低,首演時現場並沒有發生團隊預期的效果,大部分的觀眾仍乖乖坐在原地,觀察著表演者受到壓迫的動作。
2021年《群眾》在雲門劇場重演時,團隊利用高達8米的電動燈桿作為燈管升降的系統。這樣的高度不僅加強了出乎意料的驚訝感,更易於改變觀眾的身體姿態,也營造出震撼人心的視覺畫面。